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。好的班级管理不是控制,而是激发学生活力,调动学生积极性,充分发挥学生潜能,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,让每位学生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。管理只是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不能为追求效果,急功近利,忽视教育规律和原则,采取高压控制的方法,漠视学生权力。接下来我们讨论作者如何依据班级管理的终极目标进行管理?这本书中,陈宇老师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介绍了班级组织结构、岗位管理、班级事务处理流程、班级文化建设等班主任工作,陈老师将“科学管理”“人本管理”“文化管理”等几种主流管理方式融合在一起,综合运用到班级管理中,实践促进人的发展这一终极目标。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。对性格特殊、行为异常、变化快的学生要重点关注。对一般学生通过谈心、周记、活动、与家长交流等方式进行了解、帮助。对不同类型的学生,给予不同的关注方式和程度。努力让关爱悄悄滋润学生心田,避免表面的过度关注。了解并理解学生,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。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,并积极探寻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。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,对学生充分信任,寻找与学生的共同点,走进学生心灵,帮助学生解决困难,多元评价学生等,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。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。将班级工作变成一个个岗位分配给学生,给学生更多锻炼机会,在岗位上发现人才、培养人才。关注“因人设岗”和“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设岗,”也可以实施岗位投标。因人设岗即根据学生的特点定制岗位,也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、特长爱好等制定岗位。也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设定岗位。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,努力做到人得其位,位得其人。岗位确定之后,班主任不能放手不管,应落实岗位培训。在岗位培训中,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,掌握岗位技能,知道要做哪些事、怎么做。班主任岗位培训有两种方式:一种是集中进行的小型专项培训,一种是学生做事过程中或结束后,班主任对其进行即时指导、点评。在岗位培训中,学生提高了综合素养,增强了创新意识。有岗就有评,利用岗位评价激励或提醒学生。评价原则是“多赞扬,少批评,”通过评价工作态度和效果间接地调整学生行为。可多用软评价、非物质刺激的奖励,如鼓励性谈话、通报嘉奖、给家长写感谢信、设置与岗位相关的奖项(保洁示范岗、岗位能手、优秀导师等)等,让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中干劲更足,学会自我管理,提高个人素养。利用班级文化实现学生的个人成长。班级文化包括精神文化、物质文化、制度文化、行为文化。精神文化包括班名、群体价值观、班级愿景、特色班本课程等。精神文化的核心是群体价值观,正确的群体价值观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。比如班内上课随便说话,扰乱他人上课现象。如果班级形成了上课专心听讲,积极回答问题的风气,大家都鄙视影响别人上课的现象,那么上课说话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。也就是利用班风影响每一个人,所以利用文化浸染的方式教育学生,借助群体价值观影响个人价值观,能真正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,激励学生积极向上,更快地成长。借助班级文化创建过程促进学生发展。班级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在长期的班级生活中,在班主任的悉心指导下,由全班师生共同努力而形成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的思想、行为不断地发生改变,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班级文化历经创建、认同、形成、普遍化四个阶段,逐渐形成体系。首先利用关键词、关键句呈现文化建设主体,比如作者将班级取名为知行班,建设“知行合一”的班级文化体系。提炼了“公德、责任、合作、友善”的班级核心价值观,为班级和学生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。将班级文化建设主体进行宣传,使核心价值观全方位物化,让学生在班级文化氛围中成长。班级精神层面的东西以物化的方式呈现,设计班级标志(班徽、班旗、班服),进行教室环境布置,设计体现班级精神的展板、文化墙、荣誉墙、班级动植物等,这些设计要有寓意,围绕班级核心文化进行,通过长期浸染,让班级文化深入学生内心,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打下基础。通过主题班会课、个别交流、全班制定公约等,让学生认同班级核心价值观。班级每天发生的事情、出现的问题,为班主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,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身边的案例进行教育,如作者坚持的班级每日新闻,及时对学生行为作出评价,逐步形成班级核心价值观。利用制度文化建设引导学生行为,影响学生价值观,发挥文化管理的作用。班级制度由学生制定,同时回归学生,制度中的奖励措施应多于惩罚,鼓励为主。班级开展规则教育课,平时进行相关教育,使学生理解规则的重要,培养规则意识。制度和规则制定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学生,而是让核心文化转化为学生的行动。建立符合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多元评价体系,激励每一个学生不断进步。多元评价体系重视过程,轻结果,不以成败论英雄,更不能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判断学生一学期的学习。评价周期短,重视阶段性评价。及时灵敏地对学生的阶段性表现作出评价,强化良好的行为,纠正不当的行为。如作者进行每周一评的每周班级之星,月度风云人物,感动班级十大人物等等,使学生行为得到及时调节。评价涉及班级各个方面,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。评价方式为多赢,重视学生个性发展,并面向全体学生。当评价和自己不相干时,学生就不会关注。因为班级荣誉总是集中在几个人,大部分学生被挡在门外。多元评价方式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机会,只要在学习、音乐、劳动、岗位上有突出表现,都能获奖。激励了所有学生积极进取、努力向上,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。评价越多元、灵活,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促进作用越大。一件偶尔为之的好事,通过评价可以得到强化,从而激励更多学生发生类似的行为,帮助班级形成好风气。班级从来不缺少正能量,而是缺少灵活的评价机制。用多样的活动激发不同的学生。班级活动不是表面热闹、作秀,而是与学生个性与爱好的多样性相匹配。不同的活动激发、教育的人群不同,因此,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不同的活动,激发不同特点的学生。比如作者围绕友善进行的班级活动有,主题班会《友谊地久天长》、集体生日会、举办班级美食节、交换美食。围绕公德开展的活动有主题班会公德与私德,“感动班级十大事件”评选,“班长院士”公益讲座,登山捡拾垃圾等。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学生成绩,而且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、不断进取。利用目标激发学生。可以设置近期、中期、远期目标,并设置多元化目标,将大愿景分成小目标,一个个实现,小步前进,一点点接近成功,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心愿。班级应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舞台,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,并给予学生最需要的帮助,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,感受到成长带来的快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