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|青一

一、中国人的尚象与精气神

在我们小时候,每次发一个新教材,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?是看图。图画的好,就读读课文反复看,有时候兴致来了,还会临摹。图画的不好,就懒得翻,学习兴趣也下降,这是非常常见的反应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我们天然地喜欢美好的东西,厌恶丑陋的东西。也就是说,在我们看来,只有美的东西才会好,只有丑的东西才会恶,这是我们的审美本能,也是美好和丑恶这两个词的来源与含义。

接下来问题来了,到底什么才是美?什么才是丑呢?

很多人认为,美丑是没有判准的,是纯粹主观的相对的,进而也就认为好恶也是主观和相对的,这种观念是错误的。很简单,我们看到干净清澈的水会觉得特别舒服,看到臭水沟会觉得非常厌恶。这是大多数人都能自然而然做出来的本能反应。

显然,美和丑具有基本的判断标准。而这个标准,就是来自于人们的审美本能。在面对活生生地大自然的时候,人们的审美本能会很容易被激发出来。从这一点可以看出,人们的审美活动还具有深层的机制。

那么,我们是如何感受和判断它们的美丑,背后的机制又是什么呢?

人的精神活动,来源于人与万物的交互,而万物呈现在人的视觉中,又主要表现为形象。这两者中间的连接者和转化者,便是神。

神,非常好理解。我们常常说走神了,就是和某物断开连接,转而和另一物建立了连接。出神了,就是神掉线了。

回过神,就是终于有信号了。

慌神了,就好比连接信号不稳。

入神了,相当于拉了根专线。

提神,则相当于信号猛的增强了。

黄帝内经》本神篇,对神的这种连接和转化,做出了精准的解释。

天之在我者德也,地之在我者气也。德流气薄而生者也。故生之来谓之精;两精相搏谓之神;随神往来者谓之魂;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;所以任物者谓之心;心有所忆谓之意;意之所存谓之志;因志而存变谓之思;因思而远慕谓之虑;因虑而处物谓之智。

通俗的说,智力的源头在于神。人连接物,感应物,读取物,存储物,计算物,处理物,转化物,所有的机能和性能,都本于神。

所以,在完全天然的生活环境中,人的精神活动主要为接收、理解、应对和利用自然造物。直接表现为,理解天地万物所呈现的万象。

如果生活在人文环境中,人的精神活动,就主要表现为接收、理解、应对和利用人造的形象。在信息化的媒介环境中,就表现为对虚拟形象的接收、理解、应对和利用。

什么样的环境,就具有什么样的象,什么样的象,传递了什么样的神。

对于孩子们来说,他们的精神活动,也主要是对象的接收、理解、应对和利用。这就是为什么,我们的蒙学要识汉字,我们的绘本要有图画,而且图画要有精气神。

在开始入学之前,是孩子的第一个智力启蒙阶段。这个阶段,启蒙的是孩子能开窍,对世界的好奇心,以及灵气。这个时候,孩子是一张白纸。

而小学整个阶段,则是孩子的智力被巩固成模式的关键阶段。这个阶段,就应该告诉孩子,什么是好的,什么是不好的,比是非对错又高了一个层次。

因为孩子在这个时候,虽然已经有了是非对错的意识和判断力,但是对于塑造他知识构和心智模型的东西,是毫无分辨力的。他根本不懂什么是好的,什么是坏的。而很多兴趣爱好品味的形成,其实是在这个阶段打下的基础。因为这时候的孩子,没有烦恼,无忧无虑,脑子里面亮堂的像明镜一样,什么东西都能秒懂。

这个时候记住的东西,甚至能牢记一辈子。比如说我们的英雄、龙舟、灯笼、窗花、建筑、对联、变脸、皮影、舞狮、国画、水墨画,这些元素是陪伴我们童年的、带我们我快乐、甚至一直影响到我们现在的审美与追求,变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喜爱。

有的小孩,看了喜羊羊和光头强,都能模仿里面的情节,把其他小朋友绑在树上烧着玩。大部分的少年犯,都是在这个阶段种下的邪恶种子。

所以,这个时候是形成美好和丑恶,是非对错分辨力心智的关键时期。

为了给当时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,树立正确的三观,明代内阁首辅、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了小学教材《帝鉴图说》。

《帝鉴图说》由一个个小故事构成,再配以生动、形象且精美的插图。全书分为上、下两篇,上篇“圣哲芳规”讲述了历代帝王的励精图治之举,下篇“狂愚覆辙”则剖析了历代帝王的倒行逆施之祸。

我们可以看到,书中的插图是明代的木刻版画,线条简单,轮廓清晰,朴拙中带有几分稚趣,可爱又不失传神,非常具有欣赏性,阅读起来又令人无比地舒适愉悦。

再来看一下,以前我们的课本里的孩子。朝气蓬勃,积极向上,浓眉大眼,一脸正气,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标准,非常生动,非常有精气神,阳气非常的充足。

二、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美?

判定一个设计是不是美,有一个唯一的标准,那就是看它是不是合乎道。合道的才是经典,才能传世。

在中国人看来,合道的美有三种表现形式:素朴、文雅和壮丽。其中素朴来源于道家,文雅来源于儒家,壮丽来源于法家,道家应天,儒家应人,法家应事,皆合乎道。这就是中国人审美的底层文化逻辑。

老子说,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庄子说,天地有大美而不言。也就是说,在道家看来,天地万物,它们自然而然已经是最美的了。换而言之,天真的就是最美的,质朴是最高的美。所以人能做的,就是以天合天。

后面在儒家看来,温润的才是最美的,文雅才是最高的美。比如说,我们喜欢用文质彬彬,温润如玉这些词语来描述君子的形象。

到了法家时期,天真质朴,温润文雅的审美标准,就让位给了庄严威仪。因为在法家的时代,要想统治天下,就要有威仪,有威仪,才会让人宾服。怎么去体现威仪之象呢?这就要通过庄严的事物来表现。所以,文雅之美又让位给了庄严之美。

在设计之前,我们脑子里面得先有一个形象,才能把图画按照这个形象设计出来。这个形象是怎么来的呢?以天地人取象,这就是中国人的审美表现,无论是人还是器物,都是如此。

如果一种东西看起来很美很舒服很顺眼,但是说不上来它为什么好看,这是因为它碰巧暗合了尚象的原则。所谓尚象,就是指观象制器,这是审美和设计的根本法则。

对于人造物而言,文化产业的本质,就是观察形象、理解形象、生产形象和传播形象,并最终把形象呈现在器物之上。制器是不是尚象,这是美与丑的分界,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根本导向。

三、我们为什么觉得丑?

中国人认为什么是丑呢?对应素朴、文雅和壮丽,丑也有三种形态,分别是妖、怪和异。丑的本质,就是不存在审美深度,甚至存在反向审美。因为它背道而驰,就会导向凌乱、噪音、丑陋和浅薄。无论是人还是器物,都是如此

这些教材里的插画,宽眼距、塌鼻梁、高发际线、吐舌头,以及诡异的表情,非常颓靡的精气神,完全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。画的跟唐氏儿一样,非常的令人厌恶。

很显然,这是故意的。并不是所谓设计风格和水平的问题,反而这些插画的绘画手法非常的高超,非常具有技术含量,因为其风格高度统一,个人特征非常强烈,这是菜鸟所不能具备的。而菜鸟们画画,就是火柴人,涂鸦,儿童画,这几种表现。

特别好笑的是,当代画家画唐氏儿,还是一个大流派,他们都喜欢这么画。丑的三种形态,妖、怪和异一个不落下,还美其名曰后现代艺术,实际上就是大摇大摆地搞殖民地文艺学术。